郝景芳:如何了解孩子是否具备学习能力?
在上周,我们和大家分享了景芳讲座的前两部分:《郝景芳:儿童早期的思维教育要做什么?应该怎么做?》;《郝景芳:如何让孩子从小拥有学习能力?对学习感兴趣?》。在了解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后,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,去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思维能力呢?在今天的文章中,我们将和大家分享这一部分内容,这也是景芳这次讲座中的最后一部分讲稿。
如何听,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
下一个重要话题,就是我们该如何了解孩子的思维能力。我们可以给孩子做许多讲述和启发,但我们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具有了思考能力呢?他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呢?
在生活中,我们可以注意观察孩子的思考能力,思考能力会体现在生活的很多细节中,需要静静聆听。在这里,我们并不要给孩子考题,像脑筋急转弯类的智力测试题,来测试孩子的思维能力,最好的方法是在生活中观察。
因为孩子的成长都是无息无声的、潜移默化的,用那些抽象的智商测试题来量化,其实是急功近利的。不如安静地去看去听,看见孩子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思维能力。我来讲几点,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,平时生活中是不是呈现出了这些特征。
第一,是孩子会主动观察。孩子可以观察到,这个杯子和那个杯子是一样的,这个物体和那个物体是不一样的。比如我女儿,有一天带了一个小磁铁去上学,她走到哪儿,都要拿这个磁铁去吸一下,看看能吸到什么,汽车能吸,秋千架能吸,但是吸不到滑梯。然后我就让她去观察,汽车是什么质地,滑梯是什么质地,让她去摸一摸。她就会从观察中,总结物质各有各的不同。
有一次,我给她看一本棉花是怎么种出来的书,她就跑出去找来一块布,要看布料上面的棉线,我就给她看线的纵横。这些都代表她在思考,而且她有主动观察的意识,有发现不同的能力。
下一步是理解。当你向孩子讲述一个知识的时候,可以让他用自己的意思去表述。 如果他能够用自己的意思去转述,就表示他理解了你说的话。比如,我给女儿讲,月亮绕着地球转,女儿就会在屋子里绕着我跑,说:“月亮就是这么绕着地球转的吗?”然后问我,那地球怎么转?让我带着她一起去绕着爸爸转。她用她自己的转动的方式,表明听懂了我在说什么。
下一个可以观察的是,孩子是不是会表达。当你跟孩子讲知识的时候,他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,不同的看法。如果孩子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,说明他听懂了,有思考。
例如,我曾经很早就对女儿说过,地球是一个球。但是她上次突然跟我说:“我觉得大地是平的,我觉得地就是平的。”这其实是非常真实和诚实的表达,她看不出来大地是一个球,其实我也看不出来,我们平时都觉得大地是平的。所以她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蛮好的,说明她有自己的想法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给她很多方面的提示,例如,我们到底如何知道大地是平的?此外,我们还可以通过跟孩子玩编故事、猜谜语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。
▲ 点击图片,选择“哲思之旅”,了解体验童行学院通识启蒙《年度大课》
下一个观察孩子思考的方法,是看他是不是能提问。孩子问问题是天性,如果能根据已有的知识,提出问题, 就表示孩子努力去理解了。例如,还是讲地球是球体,我说,古代的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,地球是一个大平面,现在的人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了。我的女儿就问:“现在的人是到了太空,才发现地球是球的吗?”这个时候就表明她在尝试代入不同视角,带入太空的视角,就能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。
还是这个案例。我给她用实物做几何模型,我拿了一本书作比喻,我说:“如果大地是一个平面,就像这本书,你走啊走啊走,就从书的边缘掉下去了。”我又给她拿了一个足球,说:“如果地球是球体,一个人在球面上走,走啊走啊走,可以沿着这个球底下,然后又回来。”
女儿就会问:“那他到了这个球底下,为什么不掉下去?”我说:“那是因为地球有引力呀,可以吸引着人,在底下还能够被吸引住。”然后她又问我:“那这个书,这个平面也可以有引力呀,也可以在这个平面底下走回来也可以不掉下去。”
我一想,诶,对呀,这个说得非常有道理。如果平面大地有吸引力,那船走一圈也可以回到原地,周游世界一圈并不能证明地球是球。这就说明说女儿不仅听明白了我说的是什么意思,而且能把她听到的引力的概念,从球上移到平面上,并且能够推理出如果平面有引力,从底下走一圈儿也能回来,这就说明她理解了这个问题。所以当孩子能够提出质疑时,说明已经在头脑中做了自己的思考。
另外,当孩子可以做出推论的时候,就是根据他听过的知识,自己去做出合理的推测的时候,就说明她有思维能力。例如我给女儿讲故事,讲青蛙和蟾蜍的故事,我会在讲到一半的时候问她:“你觉得今晚青蛙为什么要这样做呀?”女儿想了想说:“他是为了让蟾蜍高兴。”这就说明她已经代入到角色中,去理解不同角色的想法。
还有,有一次我问女儿:“古代的人都相信天气、风云雨雪,是神明控制的,你觉得有神明吗?”女儿说觉得没有神明。我说:“那如果没有神明,你觉得是这些风云雨雪都是谁带来的?”她说:“空气有小分子呀,我觉得是这些小分子自己就动了,然后就带来了天气。”我之前给她讲过空气小分子,但是没有讲过天气的具体原理,她说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推测,而且能把先前的知识进行联系。
然后,还有孩子的联想能力。孩子的联想能力其实是很强的,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,孩子经常会说出一些你可能都想不到的联想。例如我女儿曾经有一次把一个凳子放在另一个凳子上说,我给凳子带个帽子。像我平时就不会这么想,而这是孩子非常正常的思维方式。
还有一个例子,我跟她说地球两边的人都会觉得对方是倒挂着的,当时她觉得很有趣,这个现象她记住了。后来有一次,我们在马路上走,我说两边的汽车都觉得自己是靠右行驶,觉得对方是在左边。我女儿当时就说,就像在中国和美国都觉得对面是倒挂着的。
这个联想让我耳目一新,因为这就是一个视角的相对性,两边的汽车都觉得自己靠右边,对方靠左边,能从汽车联想到地球的相对视角,说明她在头脑中可以让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。
还有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其实我们在生活里面可以退一步,观察一下孩子是怎么做的。我们在生活里面其实不用要求孩子处处都听指令,而是可以去观察他是如何生活的。
我们会发现她经常做着一些你觉得非常无厘头、匪夷所思的事情,但是对于她自己来讲很有意义,例如我女儿她曾经有一次想把一个东西拿胶条贴到床帮上,然后她贴不上去,我就观察她是怎么自己想办法,一次一次不停的尝试这种贴法、那种贴法,先用手这么摁着,再用手那么按着,这一件小事儿让他折腾了很久。
其实把这个东西挂在床边儿上这件事,完全是没用的,可是在这个过程中,她展现了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能力,她会自己做各种尝试,其实这是很好的思维能力。有时候给女儿出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,她算不出来,说我去算算啊,我觉得挺好的。慢没关系,自己琢磨就是好的。
这几条就是我说父母在生活里可以如何去观察孩子,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。看他是不是能够在生活里面去观察事物,有没有理解别人说的话,能否表达自己,能不能提问题,是否有自己的联想,有没有解决问题的韧性。
其实当我们排除目的性和焦虑性的话,不去想我家孩子数学进度是不是落后了,英语是不是比别人差,而是安安静静看见孩子,听见孩子,就会发现所有孩子都能展现出各方面的思维能力。父母积极给予认可和鼓励,可以让孩子得到很大的鼓舞,未来再进一步敢于表达,敢于发问,乐于思考。有了这些思维能力,未来进入学校遇到挑战也可以学习和应对。
通识启蒙体系的意义
今天说了很多,我们父母如何能够在家中给孩子讲知识、启发孩子,以及如何观察孩子的表现,对孩子进行促进。可能很多父母觉得说这些部分都太难了,我们不是学物理的,有很多科学知识我们自己也没有了解,更别说给孩子做启发了。那怎么办呢?
我自己也很理解父母的难处,因此,我和朋友们成立了,就是想要为父母排忧解难,把我们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论,用一些现成的产品,系统性的课程方式给到父母和孩子。
我们的课程体系学习观,凝聚着两个重要的重要的目标,一是给孩子融会贯通的知识视野。就是我们把自然科学、人文艺术方向的启蒙知识,串联成融汇的一幅大的世界图景,带孩子完成一次世界之旅,希望他们能够全景看世界,探索世界。
这样有什么好处呢?第一个好处是,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,让孩子跟着我们的脚步,从自身出发,进入这个大大的世界进行一场探索。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,有机地了解这个世界了方方面面的知识,孩子会非常容易产生兴趣。他会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冒险故事里面,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全景,了解这个世界的美丽,孩子就会觉得学习原来是这么有趣。
其次是能够融会贯通的去把这些知识组织起来,对于他们进入学校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,是非常非常有好处的,一旦他们建立起比较完整连贯的知识框架,了解到各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促进,不是割裂的,他们就更能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。
我们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目标,是让孩子一通百通学会学习。我们会在讲述过程中给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思维的启发和引导,让孩子不断熟悉科学的思维方法,让孩子的思维能力在情境中得到发展。
现在市场上的思维培训班,常常是做刻意练习的题目,给孩子图形题让他去做训练,但我们觉得,孩子在早期的认知模式是具象的、情境的,对世界本身而不是符号感到兴趣和好奇,有的时候孩子并不很适应做题,但是你让他在生活里去思考一个脸盆或者是一棵树,他就会非常认真的去思考。
所以我们并不用抽象的奥数题来锻炼思维,而是通过科学引导的有逻辑的讲述,让孩子去观察生活,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进入知识世界。我们相信孩子在真实世界的知识中锻炼思考,未来更容易理解这个世界。
我们录制了音频课程,组成了通识启蒙的教育体系。按照五大哲思问题串联25个主题,构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。
我们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些特别的设计,遵循我刚才说的引导原则,平等、尊重孩子,我们所有的音频课里面都会有孩子跟成年人的互动,这种互动可以让孩子听到问题是如何得到解答的,并且让他也得到鼓励——原来我也可以这样去提问。另外我们的所有的课程都会情境感,有代入的场景和故事,我自己会给孩子讲故事,然后让孩子去思考故事背后的科学,让他有意识去探究万事万物背后的道理。
我们所有的课程还有问题的拆解和分析,一层一层分析原因,让孩子潜移默化学会思考。孩子小的时候,你跟他讲述一套抽象的方法论,他肯定是不能接受的,但在故事的方法里面不断体验,孩子会潜移默化学会这种层层深入的思考。
比如我自己曾经在课里提出的问题是,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才能有人呢?为了解答这个问题,我就提出了下一个问题:人的生存需要什么条件呢?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人的生存条件,才知道为什么地球是满足这个条件的?而我提出人的生存需要有水,那下一层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人需要有水呢?
像这样的问题的深入,孩子是很愿意听的,在这个过程中,他不知不觉就会得到思路上的导航。
▲ 点击图片,选择“哲思之旅”,了解体验童行学院通识启蒙《年度大课》
另外一些问题,比如万物启蒙课中,王立铭老师会提出:为什么神造人的理论是经不起推敲的呢?其他课程可能会直接说神是古代的封建迷信,我们现在科学说了没有神。如果是这种答案,其实就会比较简单粗暴。
但是我们的王立铭老师会说,那你看各个国家、各个民族都会有神造人的故事,都不太一样,那到底哪个神是真正的神呢?还是说各个国家的神都只造这个国家的人呢?那为什么神这么自私,只造自己国家的人呢?他为什么不造其他国家的人呢?还有,神造了人,之后就去干什么呢?
他提出了所有的这些质疑的问题之后,就会发现,神造人的故事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,然后他再讲科学家后来是怎样去思考,也许不是神造的,人是从动物变来的。这样的一些质疑和探索发现的过程,让孩子慢慢感受到科学发现是怎么来的,我们如何去质疑问题、思考问题、发现问题。我们相信,多感受这种思考过程,孩子将来能把这样的思考过程带到自己的脑子里面。
另外,我们在所有的故事里,给孩子留下开放性问题,鼓励孩子的思考,会鼓励他们的表达,我们也都会回应,孩子在后台的提问,所有的这些都是期望给孩子一些正向的促进,鼓励到他们的思考。我们的slogan就是Think Big, Think Deep,就是思考宽广,思考深入,我们会把孩子的思考,放在我们产品的核心,希望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启发性的,希望能让孩子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这个世界,思考得越多,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越强,他未来应对学业的能力就越强,越能一通百通,学会学习。
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,一通百通的思维能力,这就是通识教育的意义。我们相信,有了这样的全景知识框架,贯通的学习能力,应对人生长跑是不成问题的,因此童行有一个整体的愿景,就是让孩子的思想站在高处,让孩子能够像是坐着飞机飞到了天空中去俯瞰着大地,这时候他就会发现其实语文、数学、科学、历史这些学科都不难,都是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条条大路,如果孩子她已经站在高处了,清晰地看到了条条大路,那么他再进入每条路里面进行选择,他心中就会有方向感。这是通识启蒙的愿景。
我们的课程可以在童行学院的小程序平台上看到,希望这些课程能引起孩子的思考,也希望父母能够在家中陪伴孩子听这些课程,然后在生活中有意识观察孩子,是不是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。当孩子说出自己思考的时候,父母请一定要及时给孩子认可和鼓励,对于孩子来说,这是最大的礼物,会让孩子更愿意思考,并且带着这样的思考能力,进入未来的学业与生活,这个他们的人生最好最好的启蒙。
我今天就讲到这里了,谢谢大家。
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,不必通过测试,日常生活或许是更好的场景。那么,在生活中,你是否也发现了某件小事中体现了孩子的思考力呢?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。
12
郝景芳
世界科幻最高奖「雨果奖」得主
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、经济学博士
童行学院创始人,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
点击海报,选择“哲思之旅”
免费体验《年度大课》人类馆
👇👇👇
如果你有教育类原创稿件,欢迎向童行学院公众号投稿,我们会为你支付相应稿酬。投稿邮箱:tianxiaotu@tongxingschool.com
欢迎将文章分享给更多感兴趣的人,公众号内回复“转载”,即可获取转载授权方式。
扫描二维码↓关注我们
系统性通识教育
长按关注一起童行
拓展阅读
更多讲座分享
喜欢,就点个「在看」吧~~